學生園地
學生留言
敖凌越,培元2021屆文科班學生。2021年高考615分,現就讀于華東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生)。
我的復讀感悟
“人生的光榮,不在于永不失敗,而在于能夠屢仆屢起?!薄闷苼鲆皇?
2020年,當我還在附中應屆班讀高三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復讀,比別人多用上十個月的時間同高考角力。那時候,“復讀”的字眼在我心里是有些可怕的,它意味著二次高三,憑借自己的時間和意志力去進行的一場豪賭,它僅僅是少部分人迫不得已的選擇。
到了2020年7月 23號早上9點,我查到了并不理想的高考成績,即使那時我也并沒有認真考慮復讀這件事。但是由于我填報志愿比較隨意欠考慮,我被錄取到了一個就業前景不好的冷門專業。在上大學的將近一月里,我的思想發生了轉變,盡管大學的生活較為輕松安逸,但四年后面臨就業難題時恐怕很難不焦頭爛額。因此,在反復的權衡之下,我下定決心聽從家人的建議回去復讀。于是,我毅然決然地辦理了退學手續,從西安回到蕪湖,開始新一輪的征程。
日本作家田中芳樹說過:“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边@話說的漂亮,但是去往星辰大海的路可從來不是坦途。首先,我要面對的便是三個多月未曾碰過課本,知識點很多遺忘的窘境,所以第一步便是回歸備考的狀態。我個人是先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把書本知識點重新完完整整的梳理一遍(可綜合利用書和筆記,前者為主,后者為輔),從系統上把握知識的框架和內在邏輯,然后再通過不斷地刷題彌補自己細小的知識點漏洞。這樣或許可以更快地找回從前做題的手感。
約莫過了兩個多月,我逐漸地找回了狀態,但同時也遇到了瓶頸。我的文綜,尤其是地理,總也提不上去,不論我做多少題目也無濟于事。在那個時候我們的班主任老師找我談論了這個問題,經過交流了解情況后,他主動幫我聯系了附中一些優秀的地理老師,讓我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向他們詢問,答疑解惑。同時,他也鼓勵我多向我們培元班的任課老師提問題,用行動去解決自己的困惑,不要膽怯。在這些事情上,我都是很感激他的。
再說復讀一年學習方法上的改進,關于這一塊,我有一些做法是要分享給大家的。語文方面,這一年里我更加注重作文素材的積累與運用(光有積累是不夠的,還要實際應用),重視平時對于成語含義的積累(包括從前筆記上的成語,這一年老師補充的以及做題時遇到的),還有在授課老師的指導下改進的,關于論述類文本閱讀的技巧(即先看選項設置,猜測可能錯誤類型,然后再看文章的方法)。數學方面,雖然我最后高考數學成績不是很理想(由于犯了很多低級錯誤),但個人以為我們的數學老師說過的兩句話非常有道理,建議小本本記錄,即“文科數學不看智商,就看你的熟練程度”和“有些小朋友總是盯著難題,但其實把簡單題和中檔題抓住了分就不會低”。英語方面,英語大概是我花費精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門學科了,個人以為其重點在于聽讀(培養語感)和背單詞(便于理解文章大意)。政治方面,選擇題是最重要的(當然文綜選擇題都很重要),大題可以參照一些答題模板(我們政治老師整理的就很好),一定要用上教材術語和時政熱詞。歷史方面,我們歷史老師講的大題答題模板和小題的做題技巧都很實用,其次就是對知識點一定要熟練把握。地理方面,對于地理要素一定要很熟悉,可以作為大題答題時的思考角度,還有就是對于地圖也要盡量做到熟悉,這樣無論是小題還是大題,做題的速度都會有所提升,檢索信息的能力也更強。
回顧這一年,付出都是很值得的,過得也相當充實,我很感激生命里能擁有這樣的一種體驗。培元的老師們都很好,上課很認真,課堂內容都是精心準備的,知識點密集,學生有不懂的問題他們也會耐心地一一解答,直到問題解決為止,而且整體師資力量也是很強的。在補習班復讀,不會像應屆生那樣抓得死,因此大家很有必要學會自律,畢竟學習這件事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己的,我們都要對自己負責。另外,還有兩點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是保持良好的作息,讓身心獲得充分休息,不打“疲勞戰”;另一個是堅持到底,直到高考的最后一門結束之前,一切都乾坤未定,得失尚不可知,我們要堅持到最后一刻。
最后的最后,我想分享一首我很喜歡的歌的一段歌詞給大家,聊作鼓勵和祝福:“關于理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即使在灰頭土臉的日子里。也許我沒有天分,但我有夢的天真,我將會去證明,用我的一生。也許我手比較笨,但我愿不停探尋,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遺憾?!?/span>
2021.7
- 上一條:
- 下一條:陳晨